金融**扶贫的安徽样本
——安徽农金机构创新五种模式 助推脱贫攻坚纪实 这是在安徽了解到的安徽农金众多机构扶贫案例当中的一例。 据悉,今年以来,安徽省农信联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金融扶贫精神,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在金融扶贫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据该省联社理事长陈鹏介绍,省联社与省扶贫办联手推出了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3年期限、基准利率、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同时制作扶贫小贷“明白纸”,让贫困户明白怎么贷,找谁贷,贷多少,怎么还,让其“一目了然”。全省农商银行运用“组合拳”**扶贫,截至6月2日,已完成与99.5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对接工作,对其中45.67万户进行了授信,发放小额信用扶贫贷款余额76.91亿元,占全省小额信用扶贫贷款投放总量的98%以上。安徽农金机构创新推出了“五种**扶贫模式”,达到了政府、农商银行、企业、农户多赢的局面。 “1+1+1+N”模式 据介绍,早在2014年安徽农金全系统就全部改制为了农商银行,是全国第二批第一家全省改制成功的典型。 安徽农金推出的“1+1+1+N”模式中,三个“1”分别代表政府、农商银行、企业,N代表贫困户。贫困户评定工作由当地政府扶贫办进行,农商银行通过信贷资金**“大户”带动贫困户参与业务发展,通过就业劳务、经营收益分红、反租倒包、产品合作等方式签订三方(农商银行、大户、贫困户)协议,探索集产业、就业与金融三位一体、市场化、可持续的扶贫模式。 农商银行是企业,一方面要**扶贫,另一方面也要防控风险。这个模式就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6月6日-9日,新华社、农民日报、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等14家新闻媒体联合采访安徽农商银行系统金融扶贫工作。图为“安徽省联社金融扶贫江淮行”新闻采访活动座谈会现场。(江锋 摄) “分贷统还”模式 “分贷统还”模式是贫困户以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资金入股,企业以分红的方式向贫困户返还收益,贷款到期由企业统一归还。该模式和上面的“1+1+1+N”模式有相同点,即将扶贫资金交由“大户”管理,并由“大户”还款。而不同点在于贫困户可直接分红,不用参与经营;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金额稍大,在5万元左右。 岳西县政府提倡当地龙头企业将分厂开到村镇,方便贫困户就近就业。同时,当地农商银行也是为贫困户发放贷款5万元入股企业,贫困户享有3000元分红收益的同时还能就业。 “农商银行+政府”模式 岳西县农商银行行长姚钢向记者介绍说,岳西县有一些住着危房的贫困户,还有一些居住偏远、生活不便的贫困户。当地政府想让他们搬迁至交通发达的地方方便脱贫,因此找到农商银行商议进行贷款支持。如何和政府合作?当地农商银行想到了这样一个模式:将当地政府的“应收账款”打造成一个合格金融产品,在省产品交易所上市,经当地人大常委会决议通过后,农商银行购买3亿元该产品,支持贫困户异地搬迁。 据了解,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该县有1698户危房及居住偏远的贫困户搬迁至交通发达地区,并实现了就业、脱贫。 “村集体+能人+农商银行+ 贫困户”模式 太湖县有一些村集体企业,企业聘请当地懂技术、会管理、懂销售的能人管理,取得较好收益。太湖农商银行给贫困户授信5万元入股这些企业,年底可获得分红,同时村集体通过免费提供种苗和高于市场的回收价等方式让贫困户受益。 该模式和上面提到的“分贷统还”模式有相同点也有差异。相同点是农商银行给贫困户授信,政府贴息,并由企业或村集体使用贷款,贫困户年底分红,由村集体或企业还款。不同点是农户依托的对象不同:依托村集体更有亲切感,离家也近,“不出家门口”就可就业。 “农商银行+农户”模式 “农商银行+农户”模式是传统模式,就是小额信贷扶贫模式,该模式却被安徽农金发挥得有了新意,做得很深入很扎实,无数贫困户因该模式受益。 (江锋 摄) 本文开头讲到的魏道够就是运用该模式致的富。 记者在采访中还遇到了运用此模式致富的两个例子。 记者在采访中感到,农商银行的扶贫道路实在艰辛,大多贫困户住在深山,有的不能直接开车到,还要坐船走水路,来回四个小时。在太湖县采访贫困户魏道够时就是这样,先坐车再坐船再步行才到了其家里。陪同的包永胜行长说,这不是*远的。 上述扶贫模式只是安徽农金机构众多扶贫模式中的几个事例。他们还有众多扶贫模式,如扶智模式,开办金融夜校,给农户扫除金融知识盲点,还有开办助学贷款,建立金融服务室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述及。 安徽农金机构的扶贫做法不但得到了企业、贫困户的交口称赞,当地政府也是对农商银行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太湖县寺前镇党委书记王金亮说,农商银行工作到位,百姓满意,是百姓自己的银行。太湖县扶贫办领导说,农商银行是**金融扶贫主力军,90%以上扶贫款由他们发放,而且效果很好! 启示一:金融扶贫不停留在口号上、形式上,而是将工作落在实处。 **扶贫的目标是**脱贫,**脱贫的工作是需要用心推进,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的。安徽省农信联社落实金融扶贫工作不是简单、机械地搞数字游戏,而是积极地落实到每个困难群众的生活中,让困难群众真切体会到党中央对**扶贫工作的态度与决心,让困难群众生活改善的同时,真正地摘掉贫困的帽子。他们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理事长为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系统金融扶贫工作。同时制定了《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十三五”期间金融扶贫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把扶贫小额信贷投放作为首要工作。他们还建立健全联系人、进度通报、扶贫督查、扶贫考核等四项工作机制,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工作作为农商银行经营管理综合评价重要指标。 启示二:持续优化流程,确保贫困户用贷方便快捷。 **扶贫、**脱贫不是一句政治口号,**扶贫、**脱贫需要智慧,更需要坚持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安徽省农信联社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撸起袖子加油干,用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 安徽省农信联社指导各农商银行设立信贷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力求实现扶贫信贷办理“程序**、时间*短、成本**”。各地农商银行抽调精干力量,实行专人、专柜、简化贷款手续办理扶贫小额信贷专项业务。他们还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服务承诺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提出贷款申请后,要求信贷人员在规定期限内办结。 启示三:不断改进服务,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模式。 安徽省农信联社坚持因地因户因人施策,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改进创新服务,为贫困户用贷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扶贫方案,努力实现“一次性救济”向“持续性输血”转变。对于有劳动力、自身有发展意愿和具体用途的,农商银行通过开展评级、授信,并根据贫困户实际资金需要,直接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用于其生产经营。对于有劳动力、自身没有项目或者没有劳动力的重点贫困户,农商银行帮助联系和对接优质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以企业、产业和项目为依托,采取“户贷企用”“分贷统还”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发挥省联社“大平台”优势,协调农商银行系统与省市县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关系,同时引入银担、银政、银企、银证、银保以及与相关行业组织的合作增信模式,形成“政府搭台、多方参与、金融唱戏、群众受益”的局面。 作者:杨喜明 来源: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仟浦财富核心团队成员在金融圈深耕多年,参与操作了近500家地方政府的近千个项目,足够的行业样本和丰富的经验,以及专业的操作技能和服务理念,可以为全国不同发展阶段客户提供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